主題:印度與西域佛教文明讀書會
時間:8月7日(六)、8月21日(六)
人數:30人、29人
「印度與西域佛教文明」讀書會選讀的日本學者平川彰與印度史學家戈耶爾兩本《印度佛教史》的部分章節,重新觀察佛教藝術與早期佛教的發展情況,試圖理解佛教藝術的深層基因。
談到佛教藝術,似乎都與「造像」脫不了關係,如果以本館館藏的內容來看,就正是由不同時間、空間的佛教造像所組成,從形形色色的造像中,組合出一頁佛教藝術發展與變化的歷史情境。但這裡標題為什麼要說「與像無關」呢?很多人可能也都有些疑惑,甚至提出反對意見。其實這邊標題只給了一半,還有另一半隱藏的下聯,完整的一句話是「與像無關但和法有關」。這樣,思路就清晰了許多,佛教藝術並不是真的與像無關,而是很多時候造像的本意不是以直觀方式呈現,而是透過背後隱藏的象徵意義來傳遞佛法。也就是說,若缺乏對於圖像意涵的掌握,以及佛法的基礎知識,將未能清楚掌握佛教藝術的精神,也忽略其間所欲展現的藝術表現。
誠如戈耶爾所提及「象徵」在佛教藝術當中的運用極為廣泛,許多的圖像或符號性傳統源自於印度本土。尤其是早期佛教藝術「無像時期」的作品,此時期佛教藝術集中在佛塔的欄循與塔門雕刻,一幕幕的佛傳故事分布在其中,作為主角的佛陀並未現身,而以王座、佛足、菩提樹等等的形象代替,像是一場缺乏主角的戲劇,一群人環繞著空置的席位禮敬膜拜,顯得有些荒誕、詭譎,亦有些許超現實的意味。對比周圍環繞成熟的人物雕刻,以及複雜的群像構圖,毫無疑問缺乏佛陀形象描繪能力的說法是不成立,這應是一個有意識的選擇結果,刻意隱去佛陀的真實形象,將這個空缺留給更為重要教法本身。主角存在與否已然不是表現重點,重點是這個故事、這些角色與佛陀互動過程中的經典性意義,也就是佛陀所提示的解脫之道。
真實的意涵,即隱藏在這些象徵性的佛塔或菩提樹等元素上,是種隱喻式的陳述。也就如平川彰所提醒早期佛教經典中,無論是佛傳文學或《本生經》,均散見帶有譬喻性質的內涵,尤以《本生經》為重,脫胎自印度傳統中的寓言故事。這些故事或以動物為主角,講述關於因果、奉獻、慈悲等佛教精神的種種經歷緣由,不以說教或直觀的敘述書寫文本,而透過故事帶領信眾反思其中隱藏的寓意。自然,早期佛教藝術中佛陀的虛位以待也應是種隱喻,隱藏主角光環下的佛陀形象,引導觀者深入體會佛陀言行背後的動機與開悟過程的啟示,才正是當時的所有佛弟子們所一心期盼,自此也初步完善佛教藝術的基本調性。
當我們習慣於以佛像的出現,作為佛教藝術的分水嶺,區分為「無像時期」與「有像時期」,如以藝術表現來說是合理的,不過若結合上述的理解,無論是無像或有像,超越物象背後的藝術思想實際上仍存續其中。佛像的形塑亦以許多象徵性的元素組成,三十二相的超人類特徵可以視為是此一思想的延續,貫穿整個佛教藝術發展過程,甚至在更晚期的密教藝術中又重新被強調,大量符號化的圖像構築出龐大複雜的神秘譜系,創造遊走在具象與抽象的多元性視覺世界。佛教藝術創作的中心思想絕不是空相的無稽之談,而是以象徵性的圖像或隱喻不斷地傳達佛法信念,結合直觀或抽象的形象,創作出契合該時代的視覺情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