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揭開「佛教藝術與信仰」序幕的讀書會,選擇以敦煌莫高窟172窟的兩鋪《觀無量壽經變》為討論焦點,除了經典與圖像間的解讀之外,回歸到空間、禮儀與風格間的呈現,實有更多複雜的脈絡與面向,或許更簡潔的來說信仰本身就是複雜,隨群眾而異,跟隨社會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進化。
回應到佛教經典在過去的社會中的不易讀,以平面、立體甚至是韻文的藝術手法再現,幫助信眾認識佛教的隱喻與修持。如今導賞服務,或可視為佛教藝術的逆向工程,也再度為信眾提供認識佛法要義的重要途徑。當代的我們重新檢視視覺線索的同時,也不應忘記由文本轉譯為圖像或造像時的落差,兩者間有時未必有絕對的必然性,解讀的靈活空間也帶給佛教藝術更活躍的發展。
「觀」或「觀想」的重要性在172窟的經變畫中,不言可喻,有著更強烈的宗教修持意義。順應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結構,以兩側條幅中的未生怨和十六觀破題,將所應觀看、觀想到的內容呈現在壁面的中央,為信眾提供該時代想像的淨土佛國。禪觀與觀想的修持方式,自南北朝早期就開始流行,對於視覺記憶的重視,也形成推動佛教藝術發展的內在力量之一。
即便今日漢傳佛教不再以觀想的修持方式為主流,但在腦海中再現視覺記憶的行為,與現代運動心理學的「意象訓練」有同工異曲之妙。意象訓練即運用大腦的鏡像神經元,將實際練習過的內容在腦海中回放,藉以達到練習、放鬆甚至強化表現的效果。或許目的不盡相同,但觀想在當代社會的新解亦極具啟發,透過結合觀察與腦海中的不斷再現,對於日常所思所學必有所助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