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 August 2021

「香港觀音誕探源」的反思:世俗中的觀音信仰



有幸聆聽駱慧瑛博士於慈山寺的「香港觀音誕探源」專題,不僅為其最新的研究成果,也適逢農曆六月十九日觀音成道日的前夕,透過難得的因緣,將香港觀音信仰的特殊性與淵源為公眾帶來精彩的講演。對於來自台灣的筆者而言,更是收獲豐碩,在短暫時間內一覽本地信仰背後的民俗與諸多田野信息,也認識香港觀音誕在過去與現在時空中的演化。同時,觀音誕為本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間的代表性與重要性不言可喻,亦期待未來有機會逐一走訪踏察。觀察信仰在當代場域中的延續與形塑,一直是筆者相當感興趣的部分,但對於香港本地歷史脈絡仍在學習中,未有置喙之處,因此藉以談談台灣「東山迎佛祖」的民俗盛典,透過不同地區觀音習俗的對照,反思觀音信仰的多元性與開放性。



「東山迎佛祖」是台灣台南東山區碧軒寺的重要宗教活動,這裡所稱的佛祖並非釋迦牟尼佛,而是觀音菩薩,因台灣民間俗稱觀音菩薩為觀音媽或佛祖媽,遂簡稱為佛祖。每年於農曆春節前後,寺方循著古道香路以徒步方式,將開基的觀音菩薩聖像送駕至關仔嶺碧雲寺團圓過年,再由原路迎駕返寺,據傳已有160年左右的歷史,往年均吸引大批香客一同隨觀音巡境。今年受疫情影響,規模較小,亦取消信眾沿路隨香與廟內觀禮。

東山碧軒寺主祀觀音菩薩,開基創寺的觀音聖像,實來自於關仔嶺火山碧雲寺應祥禪師(約活動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由中國福建開元寺攜奉渡臺之神,因此淵源上亦屬於火山碧雲寺之開基觀音佛祖,故有「正二媽」之稱。

相傳,由於火山碧雲寺於清 道光24年(1844)因兵災而遭毀,東山先民遵照觀音菩薩指示,迎請正二媽至東山便房安奉,在東山十六村和白河四里等莊民的協助下,共同興建碧軒寺,成為當地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十二月廿三日必恭送上山,返回碧雲寺過年,過年後的正月十日,再舉行隆重的返駕大典,此即著名的「東山迎佛祖」,極具地方信仰與文化特色,也是台灣唯一迎觀音的民俗盛典。碧軒寺配祀的神靈以佛教為主,有三寶佛、十八羅漢、伽藍菩薩、地藏菩薩,亦有屬民間信仰的土地公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虎爺公等等,展現早期台灣佛教信仰中存在的佛道混融特色。

綜觀「東山迎佛祖」的觀音習俗,可以察覺與漢傳佛教的內涵已有些許差距,觀音菩薩的角色不但更加的大眾化、民俗化,也或許受到媽祖信仰的影響,吸納許多地方信仰的特色。觀音菩薩的身份已然有所轉變,從一個救度眾生的聖者,成為有如媽祖一般具有分身、分靈的神祇,也具備更全能的神力,甚至冠以「佛祖」的稱號。在一般信眾的心目中,觀音菩薩已是無所不能的最高階神祇,而不僅僅只是協助眾生成佛的「覺有情」,甚至在台灣的民間傳說中,觀音菩薩還具備調停民間神祇紛爭的能力,如:台南六甲赤山龍湖巖觀音調停南鯤鯓五王千歲與囝仔公之間的大戰。

由此所見,別於由福建原鄉應祥禪師帶來的觀音信仰,新一輪的地方信仰傳說已然成型,信仰並非是一成不變,唯有不斷回應大眾的需求,擴大宗教圈的範圍,才能繼續繁衍維繫。更透過不斷的靈驗故事,強化信眾的信心,以新的「迎佛祖」宗教傳統維繫地方祭祀圈的交流,也在過程中完成觀音信仰在地化的重新建構。誠如在香港觀音誕中所見的,透過舞火龍、借庫等不同的民俗傳統,為觀音信仰發展更多元化與親民的特色,也為在地信眾提供更貼地的精神與物質需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2021 NRI-AIIT-FAMES Workshop - ‘China, India, and Iran: Scientific exchange and cultural contact through the first millennium CE’

On 8–9 October 2021, 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the Ancient India and Iran Trust, and the 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