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19 July 2021

觀物II:像的人間思索

 一座孤單的人像沉默地矗立在山崖海傍,安靜的讓人心中有些發慌,也或許是在人來人往的鬧區建築的顯眼處,人形雕像以猶疑的姿態出現,將不安感寄於模棱兩可的行動暗示,吐露著不欲明言的企圖。這就是當代雕塑大師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的人間思索,在面對當代文明世界的詭譎變幻、潮起潮落,或是重新定義人與大自然之間的辯證關係時,他選擇用雕像來作為當下的表態。


面對碩大的課題之前,人類的個體形象已經逐漸消融,可以是線性組合或幾何形的塊狀結組,而不再具備有機的人體形貌,僅成為某種精神意念的投射,也更像是具有永恆意義、紀念碑性質的一處人文地景。安東尼・葛姆雷也喜歡將作品放置於自然環境與廣闊的地平線上,藉以塑造出一個適合沉思的場景。對其而言,答案不會只有唯一解,作品的代表性或意涵,可能已不是關注的焦點,反而更重視它們能成為回顧過往、觀照現世的催化劑,靜靜地思考,回首來時路。


阿彌陀佛立像,約鎌倉初期(12世紀末—13世紀初)

重要文化財,京都禪林寺藏

回顧佛教藝術中,以像作為人間思索的傳統,實串聯起歷代造像的傳承。如日本永觀和尚與「回首阿彌陀佛」故事,亦為當下人生與未來的漂泊,指引一條正念之路。在一次佛堂早課中,原本安置於禪林寺大殿中的阿彌陀佛像突然動了起來,並走下佛壇朝永觀和尚徐步走去,引導他一同入列經行。當永觀和尚還在驚魂未定之際,阿彌陀佛回首呼喚道:「永觀,太慢了」,再回過神來,阿彌陀佛已回復到佛壇上,而餘音猶在耳邊。此後,永觀和尚請匠師摹刻回首阿彌陀佛立像,傳達阿彌陀佛的訊息,造像流傳至今,成為禪林寺的重要文化財。


未來不是幻想或虛無,而是藉由與過去的接觸而創造的結果,是因與果之間的永恆作用與體現。當代社會中,雖少有能不間斷的自我反省時間,但面對不斷湧現的未來,或許短暫的暫停,反思內心,才是穩定前進的原動力。


Thursday, 8 July 2021

聽講紀實:「百年粵港密宗發展」


 一真會七月份例會由鄧家宙博士帶來「百年粵港密宗發展」的專題,為其近期的研究成果,透過仍在進行中的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口述歷史與資料整理,以及本地密教道場田野調查的資料蒐集,發現了許多新資料,藉以認識香港密教發展在近代中國大背景下的重要意義。

民國初年,由於邊疆地區的相對動盪,部分上師進入漢地,使密教重新回傳中土。先有七世章嘉國師,續有1923年九世班禪入京,藏密上師活動地區多集中在上海、北京等政治與經濟發達城市。 1933年後,只餘少量藏密上師駐留漢地,漢地弘化工作轉移到漢人上師。

1920年代開始,東密也開始回傳漢地。持松、顯蔭赴日得法,回國後在華中一帶弘法。王弘願著手翻譯真言宗典籍,並得日本權田雷斧大僧正傳法,但亦掀起一波顯密爭論,使得華中密法活動萎縮,僅得王弘願與其弟子馮達庵在廣東活動。隨著1924年權田雷斧大僧正在港舉行灌頂,象徵香港東密發展的起始點。遂有黎乙真居士往和歌山根來寺,由權田親傳金胎兩部曼荼羅灌頂,授與傳法信物,回港後於1926年創立香港佛教真言宗居士林。

戰後密教的發展受到新中國政策影響,密壇盡悉被毀,只餘上海靜安寺持松法師所設的密壇,作為外交禮儀用途。由戰前持續至今的,唯有香港真言宗居士林。戰後香港密教道場逐步發展,最早有章嘉國師弟子—吐登上師所設立的「真如密院」、「普賢佛院」;李鈺圓居士創建「崇珠精舍」,講求佛道雙修;圓行法師「宗圓道場」;吳潤江上師與屈映江上師「諾那精舍」;劉銳之居士倡議的「金剛乘學會」等等。

整體而言,由粵港密宗發展的歷史來看,具有相當重要的研究價值,透過香港特殊的地理與歷史因素,檢視整體佛教傳播過程的影響,亦可作為民國顯密衝擊中的新視點。



Monday, 5 July 2021

「東亞佛教文化中的經典與造像」讀書會後記



主題:東亞佛教文化中的經典與造像讀書會
日期:2021年7月3日(六)
人數:32 人

別於過往以講座串聯的課程,今次以讀書會作為一個講座系列的開場,顯得別開生面,也算得上是一次新的嘗試。主線劇情仍以各領域專家學者們的專題講座為軸,支線則是專為導賞員所設計的讀書會與分組報告,希望透過支線的穿插,激發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展延講座嘉賓所暢談的內容,並進一步轉化為自身的知識體系。

作為揭開「佛教藝術與信仰」序幕的讀書會,選擇以敦煌莫高窟172窟的兩鋪《觀無量壽經變》為討論焦點,除了經典與圖像間的解讀之外,回歸到空間、禮儀與風格間的呈現,實有更多複雜的脈絡與面向,或許更簡潔的來說信仰本身就是複雜,隨群眾而異,跟隨社會需求的變化而不斷進化。

回應到佛教經典在過去的社會中的不易讀,以平面、立體甚至是韻文的藝術手法再現,幫助信眾認識佛教的隱喻與修持。如今導賞服務,或可視為佛教藝術的逆向工程,也再度為信眾提供認識佛法要義的重要途徑。當代的我們重新檢視視覺線索的同時,也不應忘記由文本轉譯為圖像或造像時的落差,兩者間有時未必有絕對的必然性,解讀的靈活空間也帶給佛教藝術更活躍的發展。

「觀」或「觀想」的重要性在172窟的經變畫中,不言可喻,有著更強烈的宗教修持意義。順應經典《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的結構,以兩側條幅中的未生怨和十六觀破題,將所應觀看、觀想到的內容呈現在壁面的中央,為信眾提供該時代想像的淨土佛國。禪觀與觀想的修持方式,自南北朝早期就開始流行,對於視覺記憶的重視,也形成推動佛教藝術發展的內在力量之一。

即便今日漢傳佛教不再以觀想的修持方式為主流,但在腦海中再現視覺記憶的行為,與現代運動心理學的「意象訓練」有同工異曲之妙。意象訓練即運用大腦的鏡像神經元,將實際練習過的內容在腦海中回放,藉以達到練習、放鬆甚至強化表現的效果。或許目的不盡相同,但觀想在當代社會的新解亦極具啟發,透過結合觀察與腦海中的不斷再現,對於日常所思所學必有所助益。




Friday, 2 July 2021

參考書目與網上佛學資源

「東亞佛教文化中的經典與造像」讀書會 | 2021 0703

 



參考書目與網上佛學資源

 

講座手冊下載


參考書目:

衍空法師正覺的道路2008)[][下卷]

李炳南佛學常識課本1953

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1983

Gethin, Rupert. 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m (1998)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1979/ 釋大田翻譯 2019

Goyal, S. R.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1987) /印度佛教史黃寶生翻譯 2020

 

網上佛學資源

1)大藏經

·       法鼓山CBETA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0001_001

·       佛光山NTI Reader

http://ntireader.org/

·       Early Buddhist texts, translations, and parallels

https://suttacentral.net/

·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on Buddhist studies

http://www.buddhanet.net/e-learning/index.htm


 

2)大學佛學研究綜合資源

·       Prof. Ron Epstein‘s Re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Buddhism

http://online.sfsu.edu/rone/Buddhism/Buddhism.htm

·       Oxford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resource page

https://ocbs.org/resources/

·       Stanford Centre for Buddhist Studies resource page

https://buddhiststudies.stanford.edu/resources/online-resources

 

3)佛教綜合資訊

·       佛門網

https://www.buddhistdoor.org/tc

https://www.buddhistdoor.net/

 

4論文數據庫

·       JSTOR

https://www.jstor.org/

·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Treatise Database

https://www.inbuds.net/jpn/

 

5)其他

·       電子佛教辭典

http://www.buddhism-dict.net/ddb/

·       法鼓山學術語字辭典

https://glossaries.dila.edu.tw/?locale=zh-TW

    ·       佛光大辭典

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

·       Tsz Shan Monastery Research Blog

http://tszshanblog.blogspot.com/

2021 NRI-AIIT-FAMES Workshop - ‘China, India, and Iran: Scientific exchange and cultural contact through the first millennium CE’

On 8–9 October 2021, the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the Ancient India and Iran Trust, and the Faculty of Asian and Middle Eastern Studies, ...